有一个半径为 10 米的圆形舞台,初始时舞台上的某个地方有一头狮子。这头狮子在舞台上以折线段的方式跑了 30 千米。求证:在整个过程中,这头狮子至少转了 2998 个弧度。
有时候,换一个角度思考,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有一个半径为 10 米的圆形舞台,初始时舞台上的某个地方有一头狮子。这头狮子在舞台上以折线段的方式跑了 30 千米。求证:在整个过程中,这头狮子至少转了 2998 个弧度。
有时候,换一个角度思考,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下面大家将会看到的是一个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复杂的“迷宫”,这无疑是我在本年度见到的最变态的谜题:从左边入口处的 2011 进去,在迷宫里转悠,最后变成 2012 从右边出来。你可以在迷宫里转圈,可以重复之前走过的路,但不能往回退着走。
你能成功走出来吗?
左图是一个凹多边形,而且凹得相当厉害。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,我很难容忍这么一个图形,总想着要把凹进去的部分翻出来,把它还原为一个凸多边形。不幸的是,翻折之后的结果仍然不是凸多边形,图中又产生了新的凹陷。于是,我们想继续把凹进去的部分往外翻,直到整个图形变成凸多边形为止。问题是,这个过程有完吗?换句话说,我们一定能通过有限多步翻折,把凹多边形变成凸的吗?
这个问题有着非常纠结复杂的历史。这个问题最早可能是由数学家 Paul Erdős 正式提出的。 1935 年,他在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上猜想,经过有限步翻折之后,凹多边形一定能变凸。 1939 年, Béla Szőkefalvi-Nagy 给出了一个证明。因此,这个结论又叫做 Erdős-Nagy 定理。有趣的是,这个问题是如此的自然,以至于在此之后,又有一大堆人重新提出并研究了这个问题,而且他们明显并不知道相互之间的已有研究。这事儿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是,我们有了 Erdős-Nagy 定理的好几种截然不同的证明方法。不过,这些证明或者太长,或者太高深,或者又有些漏洞。 1999 年, Godfried Toussaint 从这些证明中取长补短,给出了一个比较初等的证明。
一个小镇上即将进行大选,候选人有 m ≥ 3 个,选民一共有 n 人。选举时,每个选民在选票上写下一个候选人的名字,然后由计算机根据某种选举机制算出大选的获胜者来。如果把 n 个选民的选票依次记为 x1, x2, …, xn 的话,那么选举机制的算法其实就是一个映射到 {1, 2, …, m} 的函数 f(x1, x2, …, xn) 。
为了保证选举程序的公平性,让每个人手中的选票都能发挥作用,政府提出了“差异性原则”:如果每个人的选票都变了,那么竞选的获胜者也应当改变。也就是说,如果对于所有的 i 都有 xi ≠ yi ,那么必有 f(x1, x2, …, xn) ≠ f(y1, y2, …, yn) 。选票系统的算法虽然不是透明的,但政府保证,这个算法满足差异性原则。
差异性原则真的能够保证,每个选民的选票都有足够的权力吗?不是。差异性原则看似很强,但实际情况则是,它不但不能保证每张选票都能影响选举结果,甚至还无法避免有选民独裁选举结果的现象发生。更不可思议的是,事实上独裁现象是必然会发生的——独裁是差异性原则的必然推论!下面我们将证明,对于任意一种满足差异性原则的选票算法,我们都能找到这样一个选民,他的选票独裁了选举结果,获胜者是谁完全由他的选票决定,与其他人的选票无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