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摄像机对准三个屏幕,每个屏幕都显示摄像机拍到的内容,于是整个图形就是由三个与整体自相似的图形构成的,分形便诞生了。
这毫无疑问是我见过的最简单、最聪明、最酷的分形图形制作方法!
来源:http://scientopia.org/blogs/goodmath/2010/11/02/fractals-without-a-computer/
用摄像机对准三个屏幕,每个屏幕都显示摄像机拍到的内容,于是整个图形就是由三个与整体自相似的图形构成的,分形便诞生了。
这毫无疑问是我见过的最简单、最聪明、最酷的分形图形制作方法!
来源:http://scientopia.org/blogs/goodmath/2010/11/02/fractals-without-a-computer/
Always A Bigger Fish 不但是电影情节中的经典桥段,也是各种恶搞的灵感来源——小鱼总是被大鱼吃掉,而大鱼上面总还有更大的鱼。久而久之,聪明的大鱼或许就不会去吃小鱼了,否则按照传统剧情,它身后会出现一条更大的鱼。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:倘若所有的鱼都是理性的,那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?
让我们把问题重新叙述一下。假设有 n 条鱼,它们从小到大依次编号为 1, 2, …, n 。我们规定,吃鱼必须要严格按顺序执行。也就是说,大鱼只能吃比自己小一级的鱼,不能越级吃更小的鱼;并且只有等到第 i 条鱼吃了第 i – 1 条鱼后,第 i + 1 条鱼才能吃第 i 条鱼。第 1 条鱼则啥都不能吃,只有被吃的份儿。我们假设,如果有小鱼吃的话,大鱼肯定不会放过;但是,保全性命的优先级显然更高,在吃小鱼之前,大鱼得先保证自己不会被吃掉才行。假设每条鱼都是无限聪明的(并且它们也都知道这一点,并且它们也都知道它们知道这一点⋯⋯),那么第 1 条鱼能存活下来吗?
小学时,老师说,由于生活中经常需要把同一个数加很多很多次,因此人们发明了乘法。 a × b 就表示 b 个 a 相加。初中时,老师说,由于生活中经常需要把同一个数乘很多很多次,因此人们发明了乘方。 a ^ b 就表示 b 个 a 相乘。令人失望的是,到了高中时,我们并没有学到更牛 B 的运算符号;大学都快学完了,似乎也没见到乘方升级的苗头。乘方之上究竟是什么?下面,有请今天的主角——超级幂——登场!
很容易想到,比乘方更大一级的运算就是把 b 个 “a 次方” 重叠起来。不过,这里我们却遇到了一个之前不曾遇到的问题: a ^ a ^ a 究竟应该等于 (a ^ a) ^ a ,还是 a ^ (a ^ a) ?。我们不妨来算一算,不同算法得到的结果相差多远:
(2 ^ 2) ^ 2 = 4 ^ 2 = 16
2 ^ (2 ^ 2) = 2 ^ 4 = 16
难道两种不同的计算顺序,得到的结果总是相同的吗?让我们换 a = 3 试试:
(3 ^ 3) ^ 3 = 27 ^ 3 = 19683
3 ^ (3 ^ 3) = 3 ^ 27 = 7625597484987
哇,这下可就差远了。可以想象,如果把 “a 次方” 再多迭代几次,从右往左算和从左往右算会差得更多。恐怖的是,当有多重指数时,运算正是按照从右往左算的顺序进行的。试想,若有一种运算专门用来表示 b 个 a 构成的指数塔,这种运算的威力会多大。
我曾经在这里介绍过一种叫做 autogram 的文字游戏,简单说就是“与自身相符的句子”,或者更简单地叫做“自我描述句”。例如,“这句话是用中文写的”、“这句话有七个字”等等。蛋疼的人还真不少,有人创作出了一些异常牛 B 的 autogram ,比如:
This autogram contains five a’s, one b, two c’s, two d’s, thirty-one e’s, five f’s, five g’s, eight h’s, twelve i’s, one j, one k, two l’s, two m’s, eighteen n’s, sixteen o’s, one p, one q, six r’s, twenty-seven s’s, twenty-one t’s, three u’s, seven v’s, eight w’s, three x’s, four y’s, and one z.
1982 年, Scientific American 月刊上刊登了一个 autogram 杰作:
Only the fool would take trouble to verify that his sentence was composed of ten a’s, three b’s, four c’s, four d’s, forty-six e’s, sixteen f’s, four g’s, thirteen h’s, fifteen i’s, two k’s, nine l’s, four m’s, twenty-five n’s, twenty-four o’s, five p’s, sixteen r’s, forty-one s’s, thirty-seven t’s, ten u’s, eight v’s, eight w’s, four x’s, eleven y’s, twenty-seven commas, twenty-three apostrophes, seven hyphens and, last but not least, a single !
心电图数列 (EKG Sequence) 的定义简单而有趣:第一项为 1 ,第二项为 2 ,以后的每一项都是最小的和前一项不互质并且不曾出现过的数。换句话说,数列 a(1)=1 , a(2)=2 ,且当 n>2 时取 a(n) 为所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数中最小的那一个:该数与 a(n-1) 有大于 1 的公约数,并且该数与前面 n-1 项都不相等。心电图数列的前面 20 项为
1, 2, 4, 6, 3, 9, 12, 8, 10, 5, 15, 18, 14, 7, 21, 24, 16, 20, 22, 11 …
为什么它叫做心电图数列呢?原因很简单——因为把它描绘在图象上时,看上去像一张心电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