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学之美:Marden定理

    如果叫我说出一个我最喜欢的数学定理,之前我可能会说 Monge 定理;不过现在,我可能会说 Marden 定理了:

         
 
设 p(z) 是一个复数域上的三次多项式, z1 、 z2 、 z3 是 p(z) 的三个根,它们在复平面上不共线。那么,在这个复平面上存在唯一的椭圆,使得它与三角形 z1z2z3 的各边都相切,并且都切于各边的中点处。并且,这个椭圆的两个焦点是 p'(z) 的两根。

    读完这个结论以后,你一定会被数学之美深深地打动。这个结论出现在了 Morris Marden 于 1945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,因而被 Dan Kalman 称为 Marden 定理。 Marden 本人则认为,这个结论最早是由 Jörg Siebeck 在 1864 年发现并证明的。下面我们简单地来证明一下这个结论,证明过程出自 Dan Kalman 在 2008 年发表的获奖论文 An Elementary Proof of Marden’s Theorem

Read more…

动画演示:Euler线定理的直观理解

    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会交于一点,这个点就叫做三角形的“重心”。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都会交于一点,这个点就叫做三角形的“垂心”。任意一个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都会交于一点,这个点就叫做三角形的“外心”。 1765 年,大数学家 Euler 指出:任意一个三角形的重心、垂心和外心都在一条直线上,并且重心会把垂心和外心的连线分成 2 : 1 两段。这个结论虽然有很多很漂亮的证明,但作为一个非常基本的结论,它还有一种非常直观的解释方法。最近在做一个课件的时候,需要用到这种直观理解的动画演示,结果在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,最终决定自己做了一个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上图中,红色的点是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,也就是垂心;蓝色的点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,也就是重心。现在,把整个三角形绕着重心旋转 180 度,同时以重心为中心把图形缩小到原来的一半。于是,每个点都会跑到重心的正对面去,同时到重心的距离也会缩短到原来的一半。你会发现,由此得到的小三角形,三个顶点都在大三角形各边的中点处(因为它们是大三角形的顶点转过来得到的,而重心在各中线的 2 : 1 处);同时,小三角形的三条高分别与大三角形的各边垂直(因为它们是大三角形的高转了 180 度得到的)。你会发现,小三角形的垂心正好就是大三角形的外心!而小三角形的垂心就是由大三角形的垂心转过来得到的,这两个点与重心应该在一条线上,并且到重心的距离有 1 : 2 的关系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相当于证明了 Euler 线定理。

趣题:不用三角函数求出∠BAC的度数

    今天看到了一道很有趣的几何题。如图,四边形 ABCD 中,连接对角线 AC 、 BD ,若 ∠ABD = 40° , ∠ADB = 80° , ∠CBD = 70° , ∠CDB = 50° ,求 ∠BAC 的度数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这道题看上去似乎非常简单,但稍作尝试你就会发现,仅仅是在这几个角度之间来回倒腾,是没法求出 ∠BAC 的度数的。听说过 Langley 问题(就是那个臭名昭著的 20-80-80 三角形)的人就会知道,这种类型的题目往往会非常非常地复杂。据说这是 1989 – 1990 年加拿大亚伯达省中学数学竞赛中的一道题目,当时只有一个人做对,并且解答过程用到了非常繁琐的三角函数运算。然而,这道题实际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秒杀方法,完全不需要使用三角函数。你能想到吗?

Read more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