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翻看现代汉语笔记时,我突然惊奇地发现,在语言文字中大量使用“他妈的”能够非常有效地避免歧义现象,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。
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:“今年的考题跟去年一样”。假设你想要在这句话里面加一个“他妈的”,在通常情况下(不强调句中的任何成份时),你应该加在哪里?嗯,不错,大家通常都会说,“今年的考题跟去年他妈的一样”。但是,再看看这个句子:“他很狡猾,跟狐狸一样”。同样在这里插入一句“他妈的”,你又会加在哪里呢?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,“他很狡猾,跟他妈的狐狸一样”。同样是“跟……一样”的结构,为什么“他妈的”插入的位置就不一样呢?其根本原因就在于,两个句子看似相同,但具体结构是不一样的。当表示A和B完全相同时,说“跟B一样”指的是“和B是一个样”,其结构是“跟B”加上“一样”;当表示A与B具有相似性时,说“跟B一样”指的是“好像B的样子”,其结构是“跟”加上“B一样”。因此,在这两个划分不同的结构间插入“他妈的”,位置也理所当然的不一样了。当“A跟B一样”表示相同时,我们往往说“A跟B他妈的一样”,重音在“一样”上;但当“A跟B一样”表示相似时,我们往往说“A跟他妈的B一样”,重音在B上。
现在,考虑这个句子:“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一样”。这就有歧义了——是说今年的考题真的用了作业里的题呢,还是仅仅是比喻这次考题简单得像作业题?这时,“他妈的”就派上用场了。我们可以在句子间加入“他妈的”来区别:
今年的考题跟作业题他妈的一样 (指与作业题相同)
今年的考题跟他妈的作业题一样 (暗指考题太简单)